2009年3月2日星期一

“纯美”与“审美”

美是客观存在的,美进入批评的过程则为审美。美一旦进入批评,就不能脱离伦理价值的判断,必然以伦理的价值为基础。

康德、雪莱等人认为美是超功利的、超越道德目的的;而柏拉图、托尔斯泰等人则认为美是功利的,因为作品本身就包含了作家的道德立场。

基本上,这两种观点不矛盾,都是对的。只是,他们讨论问题的出发点不同,前者讨论的是客观存在的美,即所谓的纯美;后者讨论的是审美。客观存在的纯美和对它们进行评价和批评的审美是两个不同的概念,我们应该把它们区别开来,不能混为一谈。

美应该包括两个方面:一个是美的本质,另一个是审美。从美的本质来说,它是超功利的。比如鲜花,就其性质而言是美的,不会因欣赏者的不同而有所改变;比如诗歌,就其性质来说是美的,也不会因为欣赏者的不同而改变其性质。这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绝对的纯美,是美的一种客观存在,并且是超功利的。但是,当这种美一旦进入审美的过程,就不再是纯美了,而变成了带有欣赏者个人立场和道德倾向的审美了。而作家的个人立场和道德倾向不同,他们对美和善的情感和评价也就不同,因此审美是带有功利性质的。

“美”与“审美”是两个不同的概念。美是客观的,审美是主观的。因此,当我们讨论美和审美的时候,应该把它们区别开来,批评文学也同样如此。美的价值需要通过审美去发现,去欣赏,去评价。在审美过程中,审美的主体不同,对美的评价有可能不同,因为这涉及到审美主体的道德情感、道德经验、道德观念、道德倾向、道德判断等问题。

美本身是一种客观存在,而审美则是一种主观感受。审美结果或者是审美价值会因为审美主体的变化而不同。

(课堂笔记2008)

2008年7月20日星期日

听雨的三种境界―――美学浅谈

“美学”这个中文词,是从西文的“Aesthetics”一字翻译而来的,是一门既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。说它古老,远在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的学者们,如毕达哥拉斯、柏拉图、亚里斯多德,或是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的许多思想家,如孔子、孟子、庄子等人,都已经有关于“美”的丰富思想和深刻研究论述。中国的《乐记》,柏拉图的《文艺对话录》、亚里斯多德的《诗学》,都是古代专门的美学著作。说它年轻,因为美学作为独立的学科,是到近代才开始被确定下来的。

最早使用“美学”这个词的人,是德国的一位名叫鲍加顿(Alexander Baumgarten)的学者,他于1750年首创此词。而这个词是源于希腊字“Aisthesis”,意思是指“感性的知觉”。最初是用来区“精神认知”与“感观认知”的活动。

从西洋哲学史中,我们知道关于“美学”的境界问题,于德国大哲康德(I.Kent)的批判哲学时期达到顶点,他把美学定义为“感性的知觉”。后来通过德国浪漫主义哲学家费希特(Fichte)、谢林(Schelling)直到黑格尔(Hegel),把“美学”争论达到顶点。

“美学”顾名思义,当然是研究“美”的学问,其中心问题正是哲学上对“美”的探索。因此,在这里,我们要了解美学之前,必须先对“美”之本意有所认识,以下就以中文“美”之本意以及西文“美”之本意作进一步的了解。

(一) 中国“美”字的本意
中国“美”字,就其字源上看,是由“羊”与“大”二字形成的,在甲骨文的写法是“”,而金文的写法是“”。中国汉朝的许慎在其所著《说文解字》一书中,把“美”解释为:“甘也,从羊从大,羊在六畜主给膳也,美与善同义。”
由甲骨文或金文以及《说文解字》的呈现中,我们可看出中国“美”字,是由“大”字与“羊”字构成,而“大”字,从字源上看是指“一个人站立的正面”(大)。故在许慎的《说文解字》中对“大”的诠释是:“天大、地大、人亦大、故大象人形。”这也就无怪乎孟子说:“大人者,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。”(孟子。离娄下)这里可看出古人之所谓的“大人”指的是:那些有能力保持婴孩般天真本性的人,就是所谓的“大人”。由此使我们不难了解为什么20世纪的“现代艺术”,就会受到非洲的“原始艺术”的巨大影响。例如:画家毕卡索(Picasso),就是收到非洲黑人雕刻艺术中,那种漠视对象写实的“野蛮力量”的巨大影响。
此外,从《说文解字》中,我们看出“美”与“善”是同义字。孟子说:“可欲之谓善,有诸己之谓美,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,大而化之之谓圣,圣而不可知之谓神。”(孟子。尽心下)由此段话中,我们更可知晓“善”、“信”、“美”、“大”、“圣”、“神”之间的意境以及互补关系。

(二) 西文“美”字之本意
“ 美、”在《西洋哲学辞典》里,给它的定义是指能够给人“喜悦的东西”。在西洋哲学史上从古代的柏拉图到近代的康德,都把我们引向这个定义上。

就如康德曾经提出关于“审美判断”的问题:我凭什么可以判断说某种东西是美的呢?标准当然是它对我所引起的喜悦,而且是一种无利害关系的喜悦。因此,所谓美就是能够使人喜悦的东西,亦即所谓的“无目的的目的性”。这是康德的论点,譬如当我们欣赏一幅画时,我们没有什么目的,但是画里面所表现的一切正好合于目的,这便是“无目的的目的”。这种美不会让人产生实用的感觉。举例而言,当一幅画着苹果的画,使人乍看之下便产生食欲,它就不是艺术品,而是一种餐厅的招牌,让人看了之后便食指大动。但是,如果有一幅画,在欣赏之后并不会令人产生食欲,也不会进而想了解这个苹果产自何国,更不会想要得到它,只是纯粹觉得非常适合;在这个角落,画个苹果摆在那里,恰到好处,这个认为造作与自然界配合起来毫无斧凿的痕迹,这就是“无目的的目的性”。康德认为真正的美在于无目的的目的性,因为一存有目的,便会有功利与实用,会有各种批判与好坏区分,如果不存在目的去欣赏,这才是真正的美。当然,在西洋哲学史上,更发展到黑格尔为核心的唯心论美学说,以及叔本华的悲观主义的美学思想等。

(三) 美学研究的范畴与对象
以上我们了解了“美”在中西之本意,接着我们来谈谈关于美学所研究的范畴与对象。
一般来说,美学涉及三个方面:

1.美的哲学。
从现实到艺术,从欣赏到创作,这纷繁复杂的现象的共同本质是什么?美的定义是什么?这些问题都需要从哲学上进行研究和说明。

2. 审美心理学。
人们的审美心理活动是一个充满矛盾、极为复杂的过程。为什么对于一个对象,有人认为美,有人确认为不美?读小说或看戏,人们常会忘乎所以,思想感情跟着人物和故事的情节波动起伏。这说明了美感经验一定要靠自己身历其境去体会,不是靠逻辑推理就能解决。人们的审美活动,就是这样一个包括感知、想像、理解、情感等因素交错融合的心理现象,也正是审美心理学所要研究的对象。

3.艺术心理学。
包括艺术理论、艺术批评和艺术史三方面。艺术美是对自然美和生活美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。艺术的创作过程和社会影响两个方面,直接牵连着丰富的美的现象和复杂的审美心理活动。因此,我们在进行美的哲学思考、探讨审美心理学的同时,决不能忽视艺术在美学研究中的地位。

由此,我们可以给美学下一个描述性的定义:美学是以美感经验为中心研究美和艺术的学科。
我们追求美,目的是希望得到快乐。然而,“美”到底在那里?“好美之心,人皆有之”。爱美是人的天性,人人都喜爱美,追求美。因为,从直觉上说,美是精神文明的标志,美能使人心情愉悦,精神振奋,能净化人心,推动人去攀登理想的境界。
人人都向往美,也几乎天天都在感受美,究竟什么是美呢?美到底在哪里呢?这就
很不容易被说清楚了。

“美”究竟在那里?对于美的感受往往会随时间而转变。因为人类的心灵感受也会随时间而改变。就像宋朝蒋捷词:
“少年听雨歌楼上,红烛昏罗帐;壮年听雨客舟中,江阔云低,断雁叫西风;而今听雨僧庐下,鬓已星星也;悲欢离合总无情,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。”

说明了以听雨的三个不同情境来抒写人生不同阶段的生活心境,对景思物,自有不同的审美角度和感受。同一夕阳西照,孩提时经常抬头仰望,觉其美丽耀眼扣人心弦,成年后,消磨在尘世俗务中,即使偶尔不经意瞥见万里斜阳璀璨,心中却往往一无所感,但到了暮年,目送脉脉斜晖,一种无可追攀的怅惘却使人再次发心珍爱黄昏最后一抹彩霞,由此可见,欣赏的心境是随年龄、经验的不同而有差别的。


“我见青山多妩媚,料青山见我应如是”,对于美的感受,有时会随主观心境的变化而转移,当心怡神悦时,欣赏审美对象,则所见良辰美景当前都不免形同虚设。因此美不只是客观的,同时也与主观有关系。不同的时间、空间,不同文化背景的人,对于美的判断实有所不同。

在这个时代,追求美有许多方法。譬如有人喜欢看求球赛,在看球赛的时候,关键的时刻就会把自己全然忘记,不禁高声大喊,那一颗的快乐是难以想象的,并且没有任何目的,人生所要寻找的,正是这样的美感。但如何去寻找呢?关键在于随时准备好自己,准备好自己接受惊讶的能力,让自己的生命随时随地都可以感受到一种喜悦,这种美感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培养的。

备注:此文刊登于星洲日报《文艺春秋》1996年4月6日。近日读书,闲来发现此文,乃当年的研修《美学》的读书心得。

2008年7月17日星期四

理性主义的基本精神


  1. 坚持对当时的一切社会制度采取批评的态度,也就是要把思想从一切既有的规范中解放出来。

  2. 重新检讨对社会制度的内容和其背后所蕴涵的基本前提,而以理性和经验来衡量这些制度的功能和存在的价值。
  3. 这种态度在现在看来或许没有什么新意,但是在当时既是造成相当争议。因为实际上宗教和教会仍然是当时社会中极大的力量,启蒙知识分子的言论却常常不考虑宗教的问题,有些人更明显的反对基督教会。

理性主义、保守主义、自由主义、民族主义比较

十八、十九世纪,西方的理性主义、保守主义、自由主义以及民族主义之比较。
理性主义(十八世纪)
  1. 代表者:伏尔泰、卢梭、洛克、孟德斯鸠
  2. 特质:1。对政治社会制度的批评;2。不重视宗教权威;3。重理性及个人权利

保守主义(十九世纪前半叶)

  1. 代表者:神圣同盟、四国同盟、梅特涅(铁血宰相)
  2. 特质:1。强调传统与历史在政府及政治上的重要性;2。重视宗教,社会团体;3。反对理性主义

自由主义(十九世纪后半叶)

  1. 代表者:中产阶级
  2. 特质:1。希望改变既有秩序,认为变动才有进步;2。提倡个人自由;3。主张法律之前平等;4。赞成有限制的民权

民族主义(十九世纪后半叶)

  1. 代表者:德国、意大利的统一运动
  2. 特质:1。主张国家的组成以民族为单位;2。对本族人的认同感;3。认为本族文化优于其他文化。

中国各家代表音乐论

一。老子
  1. 五色令人目盲,五音令人耳聋,五味令人口爽。
  2. 其艺术观点,是从传统德阴阳对偶理论发展出来。有无相生、难易相成、长短相较、高下相倾、音声相和、前后相随等变化组群。
  3. 提倡清静哲学。清静为其本体,而淡泊为其所用。
  4. 大音希声。
  5. 坐忘。
  6. 得意忘言。

二。庄子

  1. 虚静恬淡,寂寞无为---道艺论
  2. 人籁、地籁、天籁---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
  3. 听之以心,以气---默照直观
  4. 淡然无极,众美从之---唯淡、唯素主义

三。荀子 《乐论》

  1. 乐者,乐也,人情之所必不免也。故人不能无乐。
  2. 音乐活动乃人类天性德本能诉求。

四。董仲舒 《春秋繁露》

  1. 天道哲学,与自然主义德天道观念,参以阴阳五行之说,从天人感应到神秘主义。

五。阮藉《乐论》

  1. 基本上接受董仲舒“天人感应”以及“阴阳五行”的神秘观念。

六。嵇康《声无哀乐论》

  1. 主张音乐感人,不是音乐本身问题,而是欣赏者心里固有的情感收到音乐的激发所至。

中国音乐美学综观

特征

  1. 在美学的哲学理念,主要是天人合一的基础;
  2. 于道统美学一致性;
  3. 正声和平,与修身养性的音乐实践论;
  4. 和平主义与平淡主义的本质
  5. 道艺性、文艺性、线型性、直观性、默照性
  • 清、微、淡、远;乐而不淫,衰而不伤;和而不同,曲而不屈;施而不费,取而不贪。

历代音乐主流

  1. 夏商:歌德主义(歌功颂德)
  2. 西周:庄敬主义
  3. 春秋:调和主义
  4. 战国:多元主义(老子、庄子、荀子)
  5. 秦汉:雅正主义(贾宜、淮南鸿烈、董仲舒)
  6. 魏晋:轻闲主义(阮藉、嵇康)
  7. 隋唐:胡乐主义
  8. 宋元:说唱主义
  9. 明清:声腔主义

2008年7月16日星期三

唐代美术特质以及其世界性风貌

由于唐代鼎盛,在艺术文化上带来伟大的色彩,也具有世界性风貌。

一。雕塑--有敦煌的彩塑和唐三彩



  1. 以敦煌彩塑菩萨来看,唐代的确塑造了最完美的“人”的典型,使外来的宗教形象与本土美学结合,达到了雕塑史上的高峰。

  2. 敦煌的彩塑,稍稍压抑了北朝时期悲剧性的宗教情操,升高了沉思墨想,内省与喜悦的表情。

  3. 为中国人此后千千万万人供奉想望的“菩萨”,其实是多样人间特质的组合,是儒家的端正与无畏,又是老庄的逍遥与洒脱。

  4. 往世俗化过渡。

  5. 魏(思辨的神、天上人间强烈对比、以理想为主);唐(主宰的神、接近和谐、二合一);宋(世俗的神、合而为一、以现实为主)。

  6. 敦煌的彩塑,脱离了早期佛教宗教性的影响,往世俗化过渡,在过渡期中,又尚未流于宋元以后的现实平庸化,恰恰平衡了理想与世俗的两极,达到最完美的谐和状态。


二。色彩的奔放--唐三彩器




  1. 釉料的自由流动融和,强烈大胆的色彩笔触,几种强烈的黄、褐、绿、蓝交织成异常兴奋的视觉效果,使人感觉那个时代饱满精力,四处弥漫,放射出浪漫的气息,是陶史上的奇葩。
  2. 三彩器的色彩与花样来源于染料。这种颇具外来风格的印染效果,形成了不同于宋瓷素净的风格,以缛丽、迸射的色彩在盛唐一支独秀。

三。山水画

“山水画学,始于唐,成于宋,全于元。”

  • 初唐的“青山绿水”有几点重大开创:1。山水画人物背景独立出来;2。山水画结构的初步完成
  • 荆、关、董、巨(五代)----李成、范宽(北宋)----燕文贵、郭熙(南宋)
  • 荆、关分别写太行山与关中一带;董、巨则是江南山水的开创者。使山水画从唐代的“远取其实”到“近取其实”,综合了两者的优点,达到山水画的最高峰。
  • 五代以后凡是谈山水画,绝离不开“皴”、“点”。渐渐,“皴”“点”变成了辨认山水画家的记号。
  • 李成“寒林平野图”,范宽“豀山行旅图”。
  • 第三阶段强调个人主观的表现:李唐、马远、夏圭“马一角,夏半边”为了诗意的弥漫、客观的落笔要越少越好,出现“空白”,中国画的“虚”“实”互动于其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