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7月11日星期五

人像背后的美学观念

在几个古老民族的早期艺术中,人像一直是非常重要的主题。
一。埃及
1。埃及人的大量人像石雕,为“雕塑”与“纪念性”做了不可分割的联系。
2。西方大约从此系统一直发展,19世纪罗丹以后,此二关系才渐渐分离,赋予了幽默、讽刺的含义。
3。雕塑和人像结合的理由:(1)用物质的不朽来代表肉体生命的结束;(2)复制人的形象;(3)夸大人的能力。所以多用花岗岩为材料,而对象多是政治领袖、法老王、贵族。
4。埃及的人像雕塑,是王权的具体表现。巨大、整体、庄重。
5。几何的造型倾向遍布在他们的艺术之中。
6。树立了独一无二的冷峻、稳定、准确的姿态。
7。把复杂柔软的人体尝试简化成更简单准确的几何形。僵直硬板的身体,紧贴在股侧的双手,直立平分重心的双脚,一前一后,形成一个矗立的三角形。

二。希腊
1。先受埃及的影响。
2。后终于发现“稍息”比“立正”美好。把重心落在一只脚上,另一只脚弯曲了。胯部倾侧,双手自由,一个S造型。
3。在埃及的理智上辅以情感的曲线;在埃及的准确稳定上加了微微的律动;是在绝对王权的威吓和庄严上,润饰了城邦市民相对的和谐从容。
4。在造型符号上,希腊人没有选择巨大、整体、稳重的统一性,而是在微微的律动中平均分散了力的重量。
5。金字塔的沉重、封闭,在巴特农神殿中变成了均衡的柱列的力的布置。

三。印度
1。丰肥而冶艳的神像,极尽夸张地扭曲他们的肢体。
2。以肢体腰部为中心,错离上身和下身的关系,产生不平衡和强烈律动的视觉经验。
3。曲线、装饰繁丽,五彩缤纷,使人目眩的旋转效果,和他们舞蹈上的婀娜多姿,不停地扭动,和音乐上几近于呢喃的梵唱催眠效果。
4。埃及是在不动的基础上,树立了重心永不移动的造型典范;希腊是在平均的力的布置上求重心的相互和谐;印度的人像雕刻,一开始就以惊心动魄的姿态夸张了重心的不稳定性。

四。中国(中国的人像雕刻为何不比西方发达?)
1。不如西方重视个人
Theodore Bowie:人像艺术在西方远比东方蓬勃发展,主要是源于西方对个人的重视。
中国人是以部族的共同符号(Totem)“图腾”为崇拜对象,而不把“伟大”的概念与个人结 合。
2。部族共存的观念
春秋以后,中国人像艺术由器物上代替了商周的兽面,但却是以“人群”为主,不强调个人的英雄式的威严和奇迹式的能力,而更看重的是现实生活中最平凡的共同活动的每一个人,采桑、狩猎、征战等部族共同生存,乐观、朴素、平凡。
3。俑的历史
中国人像艺术的主流,最早是俑,是活人陪葬的代替品,多是俘虏,地位低卑的奴隶,所以不具“崇拜”、“纪念性”的意义。

没有评论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