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7月11日星期五

儒道互补的艺术理性精神

  • 儒道互补是两千多年来中国美学思想一条基本线索。春秋时代,百家争鸣,理性主义萌芽,一方面拜托了原始巫术宗教的种种观念传统,另一方面开始奠定汉民族文化的心理结构。

一。儒学
A。孔子(学)在塑造中国民族性格和文化(心理结构)上的历史地位,已是客观的事实。因为,孔子是以理性主义精神来重新解释古代原始文化(图腾)---“礼乐”分不开的。“实践理性”就是把理性引导贯彻在日常现实世间的生活、伦常感情和政治观念中,而不作抽象的玄思。
B。怀疑论+无神论=世界观=对现实生活积极进取的人生观
C。孔子把外在的强制性规范过渡到主动性的内在欲求。
D。把礼乐服务和服从于神过渡到服务和服从于人。
E。把人的情感、观念、仪式,由外在的崇拜对象过渡成内在的亲子血缘的人间性。
F。中国重视的是情、理结合,以理性的平衡,是社会性、伦理性的心理感受和满足,而非禁欲性的官能压抑,不是理智性的认识愉快,更非神秘性的或心灵净化。
G。中国艺术此后发展成:1。它必须是诉之余感观愉快并具有普遍性;
2。与伦理性的社会情感相连,从而与现实政治有关。
二。道学
A。道家强调内在的,精神的美,而不在外表形式。
B。比其他派别更能抓住艺术,审美和创作的基本特征:形象大于思想,想像重于概念;大巧若愚,言不尽意等。
C。是独立的人格理想,消极退避,出世而又主张“独善其身”。
D。“天地有大美而不言”强调自然,美和艺术的独立。

三。儒道互补
儒家:入世、乐观进取、兼济天下、强调人工制作及外在功利、实用、官能情感的正常满足、为社会政治服务的实用功利
道家:出世、消极退避、独善其身、自然、浪漫、内在的、精神的、实质的,人与外在世界对象
的超功利。
A。中国美学的着眼点更多不是对象,实体,而是功能、关系、韵律。
B。作为矛盾结构,强调更多的是对立面之间的渗透与协调,而非对立的排彻冲突。
C。作为效果,强调情理结合,情感中藏着智慧,而非理性超世。
D。作为反映,强调更多的是内在生命意义的表达而非模拟的忠实,再现的可信。
E。作为形象,强调情感性的优美、壮美,而非宿命的情感悲剧。

没有评论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