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7月20日星期日

听雨的三种境界―――美学浅谈

“美学”这个中文词,是从西文的“Aesthetics”一字翻译而来的,是一门既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。说它古老,远在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的学者们,如毕达哥拉斯、柏拉图、亚里斯多德,或是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的许多思想家,如孔子、孟子、庄子等人,都已经有关于“美”的丰富思想和深刻研究论述。中国的《乐记》,柏拉图的《文艺对话录》、亚里斯多德的《诗学》,都是古代专门的美学著作。说它年轻,因为美学作为独立的学科,是到近代才开始被确定下来的。

最早使用“美学”这个词的人,是德国的一位名叫鲍加顿(Alexander Baumgarten)的学者,他于1750年首创此词。而这个词是源于希腊字“Aisthesis”,意思是指“感性的知觉”。最初是用来区“精神认知”与“感观认知”的活动。

从西洋哲学史中,我们知道关于“美学”的境界问题,于德国大哲康德(I.Kent)的批判哲学时期达到顶点,他把美学定义为“感性的知觉”。后来通过德国浪漫主义哲学家费希特(Fichte)、谢林(Schelling)直到黑格尔(Hegel),把“美学”争论达到顶点。

“美学”顾名思义,当然是研究“美”的学问,其中心问题正是哲学上对“美”的探索。因此,在这里,我们要了解美学之前,必须先对“美”之本意有所认识,以下就以中文“美”之本意以及西文“美”之本意作进一步的了解。

(一) 中国“美”字的本意
中国“美”字,就其字源上看,是由“羊”与“大”二字形成的,在甲骨文的写法是“”,而金文的写法是“”。中国汉朝的许慎在其所著《说文解字》一书中,把“美”解释为:“甘也,从羊从大,羊在六畜主给膳也,美与善同义。”
由甲骨文或金文以及《说文解字》的呈现中,我们可看出中国“美”字,是由“大”字与“羊”字构成,而“大”字,从字源上看是指“一个人站立的正面”(大)。故在许慎的《说文解字》中对“大”的诠释是:“天大、地大、人亦大、故大象人形。”这也就无怪乎孟子说:“大人者,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。”(孟子。离娄下)这里可看出古人之所谓的“大人”指的是:那些有能力保持婴孩般天真本性的人,就是所谓的“大人”。由此使我们不难了解为什么20世纪的“现代艺术”,就会受到非洲的“原始艺术”的巨大影响。例如:画家毕卡索(Picasso),就是收到非洲黑人雕刻艺术中,那种漠视对象写实的“野蛮力量”的巨大影响。
此外,从《说文解字》中,我们看出“美”与“善”是同义字。孟子说:“可欲之谓善,有诸己之谓美,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,大而化之之谓圣,圣而不可知之谓神。”(孟子。尽心下)由此段话中,我们更可知晓“善”、“信”、“美”、“大”、“圣”、“神”之间的意境以及互补关系。

(二) 西文“美”字之本意
“ 美、”在《西洋哲学辞典》里,给它的定义是指能够给人“喜悦的东西”。在西洋哲学史上从古代的柏拉图到近代的康德,都把我们引向这个定义上。

就如康德曾经提出关于“审美判断”的问题:我凭什么可以判断说某种东西是美的呢?标准当然是它对我所引起的喜悦,而且是一种无利害关系的喜悦。因此,所谓美就是能够使人喜悦的东西,亦即所谓的“无目的的目的性”。这是康德的论点,譬如当我们欣赏一幅画时,我们没有什么目的,但是画里面所表现的一切正好合于目的,这便是“无目的的目的”。这种美不会让人产生实用的感觉。举例而言,当一幅画着苹果的画,使人乍看之下便产生食欲,它就不是艺术品,而是一种餐厅的招牌,让人看了之后便食指大动。但是,如果有一幅画,在欣赏之后并不会令人产生食欲,也不会进而想了解这个苹果产自何国,更不会想要得到它,只是纯粹觉得非常适合;在这个角落,画个苹果摆在那里,恰到好处,这个认为造作与自然界配合起来毫无斧凿的痕迹,这就是“无目的的目的性”。康德认为真正的美在于无目的的目的性,因为一存有目的,便会有功利与实用,会有各种批判与好坏区分,如果不存在目的去欣赏,这才是真正的美。当然,在西洋哲学史上,更发展到黑格尔为核心的唯心论美学说,以及叔本华的悲观主义的美学思想等。

(三) 美学研究的范畴与对象
以上我们了解了“美”在中西之本意,接着我们来谈谈关于美学所研究的范畴与对象。
一般来说,美学涉及三个方面:

1.美的哲学。
从现实到艺术,从欣赏到创作,这纷繁复杂的现象的共同本质是什么?美的定义是什么?这些问题都需要从哲学上进行研究和说明。

2. 审美心理学。
人们的审美心理活动是一个充满矛盾、极为复杂的过程。为什么对于一个对象,有人认为美,有人确认为不美?读小说或看戏,人们常会忘乎所以,思想感情跟着人物和故事的情节波动起伏。这说明了美感经验一定要靠自己身历其境去体会,不是靠逻辑推理就能解决。人们的审美活动,就是这样一个包括感知、想像、理解、情感等因素交错融合的心理现象,也正是审美心理学所要研究的对象。

3.艺术心理学。
包括艺术理论、艺术批评和艺术史三方面。艺术美是对自然美和生活美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。艺术的创作过程和社会影响两个方面,直接牵连着丰富的美的现象和复杂的审美心理活动。因此,我们在进行美的哲学思考、探讨审美心理学的同时,决不能忽视艺术在美学研究中的地位。

由此,我们可以给美学下一个描述性的定义:美学是以美感经验为中心研究美和艺术的学科。
我们追求美,目的是希望得到快乐。然而,“美”到底在那里?“好美之心,人皆有之”。爱美是人的天性,人人都喜爱美,追求美。因为,从直觉上说,美是精神文明的标志,美能使人心情愉悦,精神振奋,能净化人心,推动人去攀登理想的境界。
人人都向往美,也几乎天天都在感受美,究竟什么是美呢?美到底在哪里呢?这就
很不容易被说清楚了。

“美”究竟在那里?对于美的感受往往会随时间而转变。因为人类的心灵感受也会随时间而改变。就像宋朝蒋捷词:
“少年听雨歌楼上,红烛昏罗帐;壮年听雨客舟中,江阔云低,断雁叫西风;而今听雨僧庐下,鬓已星星也;悲欢离合总无情,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。”

说明了以听雨的三个不同情境来抒写人生不同阶段的生活心境,对景思物,自有不同的审美角度和感受。同一夕阳西照,孩提时经常抬头仰望,觉其美丽耀眼扣人心弦,成年后,消磨在尘世俗务中,即使偶尔不经意瞥见万里斜阳璀璨,心中却往往一无所感,但到了暮年,目送脉脉斜晖,一种无可追攀的怅惘却使人再次发心珍爱黄昏最后一抹彩霞,由此可见,欣赏的心境是随年龄、经验的不同而有差别的。


“我见青山多妩媚,料青山见我应如是”,对于美的感受,有时会随主观心境的变化而转移,当心怡神悦时,欣赏审美对象,则所见良辰美景当前都不免形同虚设。因此美不只是客观的,同时也与主观有关系。不同的时间、空间,不同文化背景的人,对于美的判断实有所不同。

在这个时代,追求美有许多方法。譬如有人喜欢看求球赛,在看球赛的时候,关键的时刻就会把自己全然忘记,不禁高声大喊,那一颗的快乐是难以想象的,并且没有任何目的,人生所要寻找的,正是这样的美感。但如何去寻找呢?关键在于随时准备好自己,准备好自己接受惊讶的能力,让自己的生命随时随地都可以感受到一种喜悦,这种美感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培养的。

备注:此文刊登于星洲日报《文艺春秋》1996年4月6日。近日读书,闲来发现此文,乃当年的研修《美学》的读书心得。

3 条评论:

Unknown 说...

i like......

Ouch 说...

來打聲招呼。
你是中國人嗎?
還是在中國留學而已?

nice to meet u ya!

hispur 说...

太抽象啦!